咨询热线:

改革开放40年,这些数据诉说者中职发展的辛路历程

2022-05-29 浏览量:116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大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被创建起来。在经历了调整、整顿和严重的破坏之后,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从进入21世纪开始,尤其是2010年之后,尽管中等职业学校在软硬件资源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中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进入调整和滑坡阶段,逐渐呈现出规模缩减的趋势,发展情况仍不容乐观。

  1  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变化

  (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变化情况

  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教育主要在四类中等职业学校中进行,分别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面向成人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文革”中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时,只剩下少量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80年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的出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促成了由普通高中改办而成的职业高中的诞生。从1978—1988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持续增长。1988—1998年,尽管增速减缓,但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仍然处在增长之中,这一时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从1999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尽管在2004—2008年有小幅的回升,但是1998—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下降了约34.8%,2008—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下降了约26.6%。这一变化既与人口变化有关,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的滑坡和调整有关。

  (二)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变化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的变化情况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变化情况相似,但各类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异。1978—2002年,技工学校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数量比较接近,20世纪90年代,技工学校的数量一度多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2003年开始,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数量超过技工学校,至2016年,普通中专学校数较技工学校数高出约34.5%。职业高中和成人中专的数据有所缺失,仅从现有数据来看,2003年,职业高中的数量在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中位居第一,约占总数的39.6%,但是从2008年开始,职业高中的数量急剧下降,至2016年已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数量接近,数量较2003年下降了约3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数量从2003年开始持续下降,2016年与2003年相比下降了约56%,可见成人中专学校数的减少速度相对较快。总体而言,进入21世纪之后,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的数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普通中专的数量有所波动,下降的趋势相对比较平稳。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地区分布

  从横向的角度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分布较为密集,其中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分布着约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7.5%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西部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数相对较少,不过位于西部的四川地区分布着约占全国总数4.9%的中等职业学校,居于全国第六。整体而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分布大致呈现出“东、中多,西少”的态势,中等职业学校在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

  (四)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情况

  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变革办学体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特征。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199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面向社会需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鼓励社会各方面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举办者主体的政策取向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改变。但是市场机制并未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摆脱困境,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社会合作及教育公平方面都存在问题。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强调依靠企业、行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同时,强化了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

  2011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对“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寻找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平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五)中等职业学校的校舍与资产情况

  必要的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保障,此类硬件条件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建设,标准和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学校的设立,必须满足四项基本条件,第三条为“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指标,2010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提出的参考标准为“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24 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 2004—2009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逐年减少,这可能与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的增长有关,尽管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的总量也在逐年增长,但无法完全适应学生数量增长的需要。2013—2016年,尽管校舍面积总量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持续减少,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反而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直至2016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仍未达到20平方米。从横向的角度进行比较,2016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20.8平方米,多于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未对实习、实训基地提出明确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室、实习场所建筑面积始终稳定增长,并且增长速度可以适应学生数量变化而产生的需求。与实验室、实习场所建筑面积的变化情况类似,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也在持续增长。2004—2009年,其增长速度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数量增长的需求;2013—2016年,生均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且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3 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 500元”。这一增长趋势体现出实习、实训在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004—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计算机在总数上保持增长,且基本与学生数量的变化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2013年,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这一标准。从2013年开始,教育统计数据中新增了对平板电脑数的统计,反映出教育信息化在硬件方面的升级。2016年,全国(不包括技工学校)的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平板电脑约10万台,每万名学生拥有83台平板电脑,平板电脑的普及程度较低,其数量也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在这项指标上,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水平持平。

  (六)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和资产情况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和资产情况方面,我国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仅就2016年的数据而言,首先,在校舍建筑面积方面,北京市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约为30.01平方米,居于全国首位,而居于全国末位的广西,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仅为约11.11平方米,北京市高出广西约17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仅有10个省级行政区达到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

  第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资产方面, 根据2016年全国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校舍和资产情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地区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北京市、上海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有比较充足的硬件条件,而部分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省份的物质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七)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指“学校(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教育费附加、科研经费和其他经费”。其中,教育事业费指“学校(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公共财政预算205类‘教育支出’的拨款,不含基本建设经费和教育费附加”。2006—2016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及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相较于2006年,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了约715%,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了约396%。

  2016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为3 198.05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2 315.21元,均低于中等职业学校。

  (八)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在不同地区之间也有比较大的差异。2016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为38 661.5元,位居全国第一,约为位居全国末位的贵州的6倍。

  2  教育者

  (一)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情况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资源,我国在恢复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1980年,《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要有计划地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师资。省、市、自治区应积极筹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了应对职业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各地区采用“改”“调”“兼”“聘”的方式挖潜改造出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同时建立了培养新教师的机构。1984年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举办中等学校教室本科班和专科班的通知》中要求,从1984年起,在一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中举办中等学校教师本科班或专科班,培养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中等学校教师。虽然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门类繁多,必须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共同培养职业学校师资,但是这类职业技术师范班或职业技术教育专业难以构成职教师资的稳定来源,为了满足职业教育对师资的需求,我国从1979年开始先后兴办过至少15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如今,我国已形成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等院校共同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结构。1978—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处在逐渐恢复与取得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也在逐年增长。1998—2002年,中等职业教育处于滑坡阶段,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减少,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也下降了约29.6%。从2002年开始,与中等职业学校数的先小幅回升再下降的趋势略有不同,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较2002年上升了约29%,此后中等职业专任教师数下降的幅度较小,2016年较2008年下降了约5.6%。

  (二)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情况

  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已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被统计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仍有半数地区的生师比超过20∶1.其中位于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青海的生师比均超过30∶1.整体而言,西部、中部地区比较缺乏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专任教师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分布不均衡。

  (三)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情况

  2009—2015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逐年下降,2015年较2009年下降了约32.9%,降幅超过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的整体降幅。与此同时,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也在下降,表明专任教师数的下降是与学生数的削减相适应的。但是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始终超过20∶1.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中等职业教育分科专任教师情况

  根据2016年对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职业高中等机构的统计数据,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共有266 836人,约占总数的41.5%;实习指导课教师共有25 331人,约占总数的3.9%;专业课教师总计350 976人,约占总数的54.6%。《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全国平均水平满足这一标准要求。

  在各专业门类中,体育与健身、能源与新能源类、资源环境类、石油化工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比较充足,医药卫生类、休闲保健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门类比较缺乏专业课教师。

  (五)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2003—201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整体学历不断提高。2003年,具有本科以下学历的教师数约占总数的33.5%,至2016年,这一比例下降到约9.2%。不过这一比例仍高于实习指导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与教师法的规定相比,中等职业教育师资质量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

  (六)中等职业教育外聘教师情况

  外聘教师不仅是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的策略,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职业、学习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提出:“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2003—2016年,外聘教师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例变动的幅度很小,基本稳定在1∶7左右,即外聘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数的比例约为14%,这一比例低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的要求。

  3  学习者

  (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情况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存在差异和变化,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可能可以比中等职业学校数更好地反映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变化情况。

  1978—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在波动中逐渐上升,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达到1 451.16万人,较1978年增长了约582%,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效显著。1998—2001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开始下降,2001年较1998年下降了约19.7%,下降速度较快。2001—2010年,伴随着对职业教育的重振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恢复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较2001年增长了约92%。但是2010年之后,由于人口的变化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阻碍,在校学生数又开始迅速下降,2016年较2010年下降了约28.5%。可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比较曲折,2010年之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呈现出缩减的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主目标中,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应达到2 250万人,2020年应达到2 350万人,但是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仅为1 656.702万人,如果目前规模缩减的趋势持续下去,则2020年的目标也很难完成。

  (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情况

  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这四类学校在校学生数的变化趋势大体比较相似,基本与中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变化同步。前文已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四类学校数量的变化情况,1978—2002年,技工学校与普通中专的数量比较接近,从2003开始,普通中专的数量超过技工学校。但是从在校学生数的角度来看,20世纪80年代,普通中专在校学生数略高于技工学校,二者增长的速度相似,20世纪90年代之后,普通中专在校学生数逐渐与技工学校拉开了较大的差距,2016年,普通中专在校学生数比技工学校多约122%。根据统计数据,2004年之后,职业高中的数量始终多于普通中专,但是普通中专在校学生数多于职业高中,且2010年之后下降速度低于职业高中。2016年,普通中专在校学生数比职业高中多约72.4%。根据在校学生数的数据,2016年,普通中专在校学生数约占总数的45%,所以普通中专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部分。

  (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的变化趋势与在校学生数的变化趋势相似。对比普通高中,1978—1996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逐渐上升,199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超过普通高中招生数。1996—2003年为职业教育滑坡阶段,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持续走低,200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低于4∶6.2003年之后,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重振与扩招,至2010年,这一比例恢复至1∶1左右。但是2010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再度下降至接近4∶6.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呈现出缩减的趋势不仅是由于人口因素。

  (四)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情况

  从纵向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缩减;从横向上来看,我国不同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差异较大。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约为176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根据2015年各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的数据,我国的职业学校在校生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与中等职业学校呈现出相似的“东、中多,西少”的特点。

  (五)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情况

  2009-2015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与在校生数都在逐年下降,相较于2009年,2015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降低了约44.6%,在校学生数降低了约42.4%,下降的速度超过中等职业教育整体情况。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占总数的比例从约14.5%下降至约11.07%。

  (六)中等职业教育分科学生情况

  2000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教育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目录》根据产业分类将专业划分为18个专业类共321个专业,在原《目录》的基础上增设了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要求的一系列专业。


扫码看新闻